LaLaLand:全民自恋时代的爱情注脚
2017-02-28 10:27:45
  • 0
  • 0
  • 0

来源:ft中文网

李佳佳:这部电影成为奥斯卡大赢家、在好莱坞和中国都爆红毫不出奇,因为每一个渴望功成名就的人都能在里面看到自己。

本次奥斯卡颁奖礼上发生了史无前例的“事故”。颁奖嘉宾沃伦·贝帝宣布《La La Land》(《爱乐之城》)获得最佳影片,所有主创上台致谢,全球各大媒体推送消息。然而乌龙来了,主办方很快纠正,真正的得奖者是《Moonlight》(《月光男孩》)。

尽管有了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插曲,但《La La Land》仍是大赢家,斩获最佳导演、最佳女主和所有音乐奖项在内的六项大奖。

大概很少有一部电影在奥斯卡颁奖之前,就能如此毫无悬念地志在必得,最佳影片的赔率达到逆天的9:2,席卷14个提名,平了《泰坦尼克号》保持快20年的历史记录。我从没怀疑过它会再度横扫,毕竟此前它就已经不可思议地把7项金球奖、5项英国电影学院奖斩获囊中。

因为人在海外,我二月初就看了好评如潮的《La La Land》,大概期待太高,看完觉得颇为失望,连在社交网络分享一句“我看了”的欲望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它感动不了我。

这是一部被好莱坞影评人称为“有点像音乐剧,有点像爵士片,有点像小人物励志鸡汤(sort-of-musical, sort-of-movie-about-jazz, sort-of-underdog tale)”的混搭电影。很多人感动不已:你也有因为年少时追求梦想而不得不放弃的恋人吧?你也有两个人道路迥异而分道扬镳的爱情吧?再见相视一笑,仍有爱,但释怀。无法弥补的遗憾,多纯美啊!

媒体札记

媒体札记:救灾中的争吵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达内:涌入灾区的记者和志愿者是不是在添堵?有人在借悲情博取眼球?红十字会有没有被错怪?人们也许希望大灾面前“公知”“五毛”摒弃前嫌、暂停战火,但严格来说,互相攻击从未停止。

导演希望引人共鸣的心思十分明确,电影中处处体现着精致的怀旧意图。当男主角赛博抱着灯柱开口唱歌,你很容易想起《雨中曲》。《西区故事》、《甜姐儿》、《柳媚花娇》、《瑟堡的雨伞》以及《谈谈情,跳跳舞》的粉丝也会在《La La Land》里找到似曾相识的温馨感。然而它无法像那些经典爱情片一样感动我的地方在于,这“爱情”是如此不像爱情,以至于我怀疑,男女主角根本不爱对方——他们只是假装在爱罢了。

他们在两个人都一蹶不振的时候相互取暖,而一旦拥有机会便毫不迟疑地果断将对方抛诸脑后。究竟为什么分手?短暂的一个国外工作机会不足以导致分手吧?他们追求的志向中不包括彼此,不包括责任,不包括“把你放进我的梦想”的携手共渡难关,而只有——自我实现。记得男主角在海边月色下唱的那首刚刚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的歌曲吗?“这座城市的星光啊,你是为我闪烁吗(City of stars, are you shining just for me)?”歌声描摹的情境里,我看到一个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向往成功、极度不甘的爵士乐发烧友对梦想的狂热渴求,听到他内心“一定要为我闪烁,我很牛”的呐喊。然而,我却感受不到他刚刚和热恋爱人约会完时的幸福感和柔情蜜意。

两个雄心勃勃的追梦人遇到与自己高度相似的灵魂,这当然很“正能量”,只是,那就别假装这是什么爱情了。如果你们的相遇、相识、相恋并不能给他的人生蓝图创造些许新的设计和转向;如果对一个人的深爱不能把他追求梦想的坚硬骄傲涂抹上丝毫柔软;如果提起未来他依然满口“我”、“我”而从未开始谈论“我们”,那他只不过把你当做实在孤单寂寞时解闷儿的陪伴,随时可以离开、换人、move on罢了。

电影里女主角米娅倾心的窗户,是《卡萨布兰卡》中亨弗莱·鲍嘉和英格丽·褒曼凝神注视过的那一扇。连那个感动无数人的提高电影总体格调的最后15分钟闪回假想结局也是在向这部经典爱情片致敬:“全世界有那么多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酒吧(俱乐部),可她偏偏来了我这里。”然而,《卡萨布兰卡》是一部关于为爱牺牲的电影,而在《La La Land》里,爱(如果有的话)是被牺牲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他们爱的都是自己。米娅被自己的雄心包裹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试镜,希望有朝一日变成曾经走进自己小咖啡馆获得老板示好赠饮的优雅明星。赛博把自己当成了一力挽救爵士乐的孤胆英雄,但他的执拗更像一个与时代脱节的书呆子而非音乐家,爵士不过成了一种承载他的虚荣和英雄情怀的符号。他向米娅科普自己的伟大追求;他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被米娅质疑屈服于市场时敏感地质问:“你是不是为了自己好受些才跟失败的我在一起。”到最后那个夜晚,面对即将赴巴黎的米娅,他毫无挽留和犹疑:“而我会留在这里。”这多少有点像是在人人已经使用Email的时代坚持无视潮流和技术,仍然用羽毛笔写信,并赋予自己挽救一个濒临灭绝艺术的巨大悲怆感和使命感。然而事实上,这却只是转过身去,无视整个世界罢了。

自怨自艾自怜自恋的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会去爱别人,也不懂顾忌他人的感受。电影里赛博去接米娅,总是把喇叭按得震天响。当然了,邻居什么的感受谁会在乎。米娅翘了男朋友的饭局拂袖而去找赛博,一口气冲上放映中的影院舞台挡住银幕。是啊,她的事情最大,她的诉求最重要,其他观众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都太爱自己,太爱自己心里为自己树立起的高大形象。至于爱情,并没有那么重要。

于是我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分手了。在最后那个夜晚,他们嘴上说着“我会永远爱你”,却更坚定悲壮地强调“我会继续梦想”。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说这部电影是爱情悲剧、没有给出大团圆结局的人实在是误解了它。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两个人都实现了梦想,获得了自己最想要也最需要的生活。最后假想的闪回和现实相比,米娅事业爱情双得意,只是身边人换了一个罢了。

可是,是谁又有什么所谓呢?

所以这部电影席卷好莱坞毫不出奇,每个在那里奋斗的人都会看到自己,曾经的或者现在的。它爆红中国也在情理之中,在这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里,我们是如此渴望“成功”,如此期待功成名就,如此焦虑被抛人后,如此执着于“梦想”的高尚伟岸不可亵渎,仿佛一切对于名利的渴求和对于感情的淡漠只要是为着“梦想”,便会被罩上一层玫瑰色的光圈。

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这部投资仅3000万美元的小成本电影能够狂赚十倍不止——这就是一部契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电影。看看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强调自我成长、自我增值、自我认同、自我实现,我们无比热爱随时随地自拍,我们狂喜于在社交网络上获得他人的认可。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快节奏的浮躁时代里,我们就是如此自恋。

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爱自己。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