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庸小说《鹿鼎记》最好的解读,是周星驰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电影
2020-01-19 09:55:42
  • 0
  • 0
  • 1

来源:风舞鹰翎 

对金庸小说《鹿鼎记》最好的解读,是周星驰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电影


金庸先生在完成武侠小说《鹿鼎记》之后封笔,从此退出武侠江湖。先生虽去,江湖上仍然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有惋惜的,有不过瘾的,也有理解的。无论怎样,《鹿鼎记》作为金庸武侠小说的绝响,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这部最不像金庸武侠的武侠小说中,韦小宝以一个不会武功且嬉笑怒骂的油滑形象深入人心,无限拉近了现实和江湖的距离,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会陷入深深的思考,实乃武侠类小说中的“神作”。

金庸武侠小说的广泛流行,离不开影视剧作品的成功改编。尤其是现在三十岁以上的人,开始接触金庸武侠,就是从影视剧开始的。在那个接受信息不便利,精神相对匮乏的年代,制作优良的影视剧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呼吸到了不一样的江湖气息。而那些风华正茂的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和专业的精神,完美的塑造了武侠小说中经典的人物,使得那些存活在书中虚拟世界的主角配角们立体的站立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久久挥散不去。

在一系列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中,最令人难忘的就要属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了。其实这两部影片上映于1992年,等到我们看到已经是家家户户有了VCD以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年纪不大的我们,看电影一定要看枪战武打的或者搞笑的,周星驰版的《鹿鼎记》融合了动作和搞笑元素,让人看一眼就欲罢不能,必须翻来覆去的多看几遍才觉得过瘾。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省着早点钱租碟片的学生们已经人过中年。近日闲来无事再看周星驰版《鹿鼎记》,竟然毫无过时之感,在畅怀大笑的同时发现,当初认为是无厘头搞笑的影片,竟然是对原版小说最为深刻的解读。

对金庸小说《鹿鼎记》最好的解读,是周星驰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电影


小说《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为什么会在各种势力下都能够如鱼得水,电影给出了答案

韦小宝是个什么样的人?好像很容易就能回答:他是一个油嘴滑舌的人,一个幸运的人,一个能够灵机应变的人,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一个有些情谊却利益为先的人……似乎好的、坏的形容词放在他身上都不为过。韦小宝的性格充分体现了江湖中你来我往的复杂,有着多面性。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又要问了:江湖中类似韦小宝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可为什么他能够成功呢?不管是康熙的朝堂上还是陈近南的草莽间,韦小宝总是可以如鱼得水呢?

周星驰版的电影《鹿鼎记》给出了我们答案。

电影中周星驰先生饰演的韦小宝,把本是贬义的“龌龊”二字,演绎得落落大方,与原著的相似度极高。人常言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韦小宝却反其道行之,把小人心态平和成了君子之道,把追名逐利放上了台面,光明磊落的狡黠,没有丝毫唯唯诺诺的姿态。影片开始时,韦小宝坐在高台上说书,信口胡诌引来众人嘲笑,可他面不改色心不跳,依旧如斯。被拆穿之后从高台跌落,也没有丢人现眼的扭捏,好似这一切与己无关。可能有人会说,那是因为韦小宝脸皮够厚。其实不然。

韦小宝最大的优点不是厚脸皮,而是他从来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上,也从来没有过分的看重自己。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把自己放在一个“正义面”,并冠以善良、正直等口号,殊不知,我们总是自认为有理的论断,无形中拔高了自己的态度和境界,这样不是不好,但要是总这样子,就有点过犹不及了。而我们的沮丧情绪,也大部分来源于自我感觉良好被现实无情打脸后的无奈。如果可以互换位置,我们可能还不及那些被我们阿Q式的看不起的人,在心中鄙视的人。

就像我们喜欢武侠小说,无非是把自己想象成为书中高大上的主角,来获取幻想的快感。我们总觉得《鹿鼎记》不像武侠小说,正是因为韦小宝的真实。而他的真实和平和,掩藏在了热闹的喧嚣之下。

对金庸小说《鹿鼎记》最好的解读,是周星驰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电影


电影《鹿鼎记》一语道破了江湖人内心真实的想法

《鹿鼎记》电影中,陈近南和韦小宝探讨天地会的意义时说道:“我们反清复明,就是为了把他们抢走的银子和女人抢回来。”这是一句小说中没有过的台词,却道破了《鹿鼎记》全书中江湖各方人士的内心。

当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到《鹿鼎记》时代,江湖中已经没有了曾经侠之大者的大义,甚至也没有了江湖儿女恩怨情仇的浪漫,有的只是赤裸裸的欲望。小说是文学作品,自然不会把这些东西过分直白的表述出来。而电影中陈近南和韦小宝的对白,则对欲望没有丝毫的遮掩。尤其是他们说这些话时义正辞严的表情,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我们在大笑之后,感到的是周身的寒意。金先生遮遮掩掩的东西,突然间被“江湖不识陈近南,便是英雄也枉然”的正义的代表陈近南总舵主随口承认,真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周星驰版的《鹿鼎记》只此一句对白,轻飘飘的说出了小说《鹿鼎记》全书的精髓。金庸先生在《鹿鼎记》之后不再创作武侠小说,原因也正是在此。对于读者而言,曾经以为武侠小说是逃避现实的角落,也因为这一句话,便被无情打回了真实的生活。金先生几十年构建起来的江湖世界,瞬间坍塌。他用近似残酷的人性来告诉我们,江湖终究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勾心斗角,就会有利益争夺,大侠不一定会笑傲江湖,在江湖中活下来的、活的好的,反而是那些窥破了人心的圆滑人物,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佩服金庸先生的勇气,也要感谢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的直接。所谓江湖,不过是韦小宝般的嬉笑怒骂,亦不过是周星驰般的无厘头。

对金庸小说《鹿鼎记》最好的解读,是周星驰二十年前拍的那部电影


电影《鹿鼎记》中几处点睛之笔,让人过目难忘

周星驰版的《鹿鼎记》中有几处原著中没有的改动,看似荒谬,却道出了小说《鹿鼎记》的精髓。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皇帝遇刺,随性众人护驾。结果大家都挤进了皇帝所乘坐的龙辇,个个动弹不得。当年看此场景笑得差点背过气,现在细细回味,这样的一个镜头,就把韦小宝等众人的嘴脸刻画的淋漓尽致。他们究竟是在躲避可能遇到的伤害还是真的担心皇帝的安危?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奴才们在危急关头,不由自主的想到了躲在权力的庇护之下,他们认为一定会有别人在外面阻挡敌人,把锅甩给了别人。武侠到了没有了担当的境地,也就成了闹剧。

在影片的最后,韦小宝有机会砍断龙脉,但是他放弃了。与其为了一小部分人的利益而让百姓陷入战乱之中,韦小宝看得很通透。这一刻,猥琐的小人物突然升华,让我们看到了韦小宝这个来自底层的“大侠”还是有着正义感和同情心的,也许,在韦小宝的心中,“侠之大者”的声誉比不上茶米油盐的平淡,他和以往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大侠们究竟谁对谁错,也成为了我们解不开的疑惑。

诸如此类的镜头有很多,我们不一一列举。总而言之,周星驰先生用夸张的表演,凸显了《鹿鼎记》中人性的丑恶,虽然看似搞怪,其实终究是一出武侠的悲剧。而原作者金庸先生评价此片的八个字也成为了对影片最高的褒奖,他说:“星驰之后,再无小宝。”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