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刷爆朋友圈,知道这3个梗就够了
2018-04-02 09:49:07
  • 0
  • 0
  • 0

来源: 奇遇电影

作者 ✎ 西帕克

影评人,电影网站主编

1977年,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上映,引发了全球观影风潮,影评人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在看过之后,留下这样的评论:

《星球大战》开创了一个戏服崇拜的时代,我们不再需要角色,而仅仅只需要一套戏服。

他所指的是《星战》中的头号反派达斯·维达,在那部电影中,维达没有明显的性格,没有前史关系,仅有的只是半武士半科幻的行头,以及深远的呼吸声,便足以抓住观众的眼球,为自己带来整整一代粉丝。

1977年5月25日,《星战》首映日,蜂拥而至的观众

40年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新作《头号玩家》(Ready Player One)上映。在这部汇集了全球无数超大IP作品中,粉丝们为一个个经典角色的客串而疯狂,一时间整个互联网都掀起了寻找彩蛋的风潮。

这个周末刷爆朋友圈的寻找《头号玩家》隐藏彩蛋大型活动,如果你还没看,就赶紧去看吧

《头号玩家》改编自恩斯特·克莱恩(Ernest Cline)2011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故事大概用一句话就能讲完——

2045年,人类在VR虚拟现实游戏绿洲中,互相竞争,寻找游戏创始人所隐藏的三把钥匙,以获得整个系统控制权的故事。

剩下的便是大量的彩蛋与文化指涉了。

斯皮尔伯格的整个团队,跑遍全球,搜集各种经典IP的版权,但体现在电影中,则仅仅是在「绿洲」游戏中一闪而过的某个「化身」。

它们的出现,挑动了粉丝的兴奋点。但也必须承认,这些「化身」仅仅是一个形象,并不真正拥有具体的性格。换句话说,斯皮尔伯格所买来的,其实是无数套戏服。

它们吸引观众的,并不是其背后多么深入的角色内核和文化指涉,而是它的数量足够多,多到可以适配最大的受众群体,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好比看约翰·休斯(John Hughes)的人,不一定会玩《守望先锋》(Overwatch,简称OW),看高达(GUNDAM)的人不一定知道神圣手雷(Holy Hand Grenade)其实来自《巨蟒与圣杯》(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1975)。

▲一脉相承代代相传▼

《巨蟒与圣杯》中的神圣手雷

平时会引用《超人》中莱克斯·卢瑟(Lex Luthor)的影迷,都不太可能听出片中对格劳乔·马克斯(Groucho Marx)的引用。

活跃于上世纪早期好莱坞的喜剧明星,格劳乔·马克斯名言

就算在同一个镜头中,知道《异形》的观众,也看不出《宇宙静悄悄》(Silent Running)是个什么。

但这些梗合到一起,却足以各个击破不同亚文化领域的粉丝,制造出每个人都找到归宿的假象,让一整代影迷、漫迷和游戏迷的戏服崇拜,达到了高潮。

虽然有影迷评价说,这部电影「是斯皮尔伯格的豆瓣」,但事实上,如此众多的IP和繁杂的指涉其实很难代表一个72岁美国导演的真正品位,更像是整个剧组上百号成员集体碰撞所交织出的一整张怀旧的网。

而在众多仅仅作为戏服出现的简单彩蛋之外,有几处真正撬动剧情发展的彩蛋,可能才是斯皮尔伯格所隐藏的真正私货,亦是解读本片的关键。

片中有三处十分显眼的致敬,它们是韦德最爱的电影《天生爱神》(The Adventures of Buckaroo Banzai Across the 8th Dimension,1984)、进入《闪灵》(The Shining,1980)的冒险以及替换了原著中奥特曼位置的《钢铁巨人》(The Iron Giant,1999)。

笔者也姑且将其称作解读本片的三把钥匙。

《天生爱神》的片名直译过来本该叫作「巴卡路·班仔跨越八次元空间大冒险」,又长又怪异,它的设定也如片名一般奇怪,主角巴卡路·班仔被套上了科学家、摇滚明星、漫画主角、超级英雄等多重身份,对抗企图通过八次元空间秘密入侵地球的外星人。

《天生爱神》原名很长,「巴卡路·班仔跨越八次元空间大冒险」

本片被影评人James Oliver称作「最后一部邪典电影」,因为它诞生在80年代最特殊的时期,是B级制作邪典片最后的黄昏。也是邪典正走向主流,褪去小众外衣的时期。

在《头号玩家》上映一年前,笔者就撰文介绍过此片,它甚至深深影响了韦斯·安德森。

《天生爱神》的手法,深深影响了之后的韦斯·安德森。《海海人生》的致敬比比皆是,例如结尾安德森甚至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式照搬。一毛一样不是吗?

这部电影当时豆瓣上仅有30人标注。而在现实世界中,《天生爱神》不为人所知,甚至在小众圈子中都属于极小众的那一类,这也赋予了它邪典的标签。

但一旦邪典像《星球大战》那样被连接进了流行文化,成为大制作系列电影,那邪典还能再被称作邪典吗?

这也是经历过特殊的70、80年代,某种程度上亦是那个时代的标志的斯皮尔伯格,所面对的终极困惑。

斯皮尔伯格获益于那个年代,在1975年拍摄《大白鲨》之前,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导演,和《天生爱神》的导演W·D·里克特一样,只拍摄一些小格局的邪典B级作品。其中《横冲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1974)和《决斗》(Duel,1971)都很有代表性。

这两部老斯的早期作品都很好看,格局小,但极其精巧

但《大白鲨》改变了一切,这部B级作品意外收获了主流观众的认可,从此将斯皮尔伯格拉向一线,他获得了更大的投资,和更多的关注。

他的一举一动从此被定义为主流。

《大白鲨》的成功,改变了一切

特吕弗曾说,他羡慕斯皮尔伯格,因为斯皮尔伯格所爱的外星人与恐龙,也是世界上大部分观众爱的。但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因为斯皮尔伯格被定义为主流,所以他的创作,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里克特仿佛是斯皮尔伯格的过去,那时的老斯可以随性去拍摄一部电影,而不用在乎这部电影是否能打动所有人。这也许也是斯皮尔伯格让韦德爱上《天生爱神》的内在原因。

在现实世界中,《天生爱神》从来没有被主流接受过,甚至其在片尾预告的续集《巴卡路·班仔大战全球犯罪联盟》也从来不曾被拍摄过。

但在《头号玩家》的世界中,《天生爱神》是一部人尽皆知的杰作。这也是斯皮尔伯格心中理想世界的样貌。

片中占据较大篇幅的《闪灵》,象征着斯皮尔伯格心中最完美的电影圣殿——

A级大制作,却有着完完全全B级邪典内核。

外在工整而优雅,内在却古怪又邪恶,是极少数平衡了正统与邪典的真正杰作。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崇拜库布里克,甚至拿去了老库的《人工智能》剧本,拍成了自己的作品。

但斯皮尔伯格骨子里的娱乐精神,却让他无法拍摄《闪灵》这般神奇又任性的艺术品。进入《闪灵》则仿佛让斯皮尔伯格真正坐上了库布里克的位置。

用一部作品,连接甚至成为自己的偶像,这也是《头号玩家》中的「绿洲」系统的真实诱惑,即摆脱自己,成为「别人」。

再来说《钢铁巨人》。这是受斯皮尔伯格所影响的新一代,创造出来的经典。

1999年的《钢铁巨人》票房惨淡,却意外成为了亚文化中常被提及的经典

这部诞生在90年代末的动画杰作,是如今炙手可热的导演布拉德·伯德(Brad Bird)的处女作,虽然才华横溢,却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成功。

90年代的伯德,才华横溢,不知天高地厚,向华纳提出「让迪士尼做他们的公主电影把,我们有机器人有枪有特工,我们做一些不一样的吧」。

由此才有了「钢铁巨人」的形象,但却由于华纳的宣传失败,票房惨淡,大败于同期上映的迪士尼电影《人猿泰山》。

但在如今,属于主流的《人猿泰山》已被人遗忘,属于亚文化的《钢铁巨人》已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我看来,也正是因为钢铁巨人所代表的那支亚文化的独特与特别,才可以让重新发掘这些的《头号玩家》如此火爆。

观看这样的电影,也成了观众寻找同类的过程,我们曾经爱过,却不被其他人重视的事物,在这里成为了整个世界都在寻找的最高准则。

在如同圣堂的好莱坞一级大片和黑暗的影院中,完成了一次洗礼。让曾经的亚文化,走向主流。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到电影本身。

已与斯皮尔伯格合作三次的马克·里朗斯(Mark Rylance)早已惯常于在斯氏作品中饰演全片的良心角色,在本片中也并不意外,扮演了绿洲的设计者詹姆斯·哈利迪,即斯皮尔伯格本人在片中的投射。

主角们历经艰难,最终回到了哈利迪或斯皮尔伯格童年的一间小屋,这也是一切开始的地方。

斯皮尔伯格从这里开始,经历了全片所有彩蛋所代表的流行文化。他被一些影响,也影响了一些,还有一些他可能永远无法企及。

这便就是《头号玩家》要告诉我们的故事。

最后,让我们再次以格劳乔·马克斯的引用,结束这篇文章,从电影的世界回归每周二、四的现实生活,毕竟

我虽然不太喜欢现实世界,但这里仍是唯一能吃到像样一餐的地方。

感谢你们读我的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